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深圳培訓家傭 盼兩年內輸港

深圳培訓家傭 盼兩年內輸港
【明報專訊】港府
中央政策組去年起研究輸入內地家傭,香港深圳兩地傭工業界昨日在深圳成立「深港家政籌委會」,期望深圳培訓的家傭,兩年內可來港就業。籌委會表示,將與香港政府探討可行性,並透露中央政策組初步意向,日後會優先輸入40歲以上內地家傭,以免助長「包二奶」問題。
中央政策組去年9月透露,研究允許內地家庭傭工來港工作,初步訂下多項規定,如傭工必須年滿45歲、不得留港逾7年、必須透過中介公司編配等,以免內地「二奶」藉家傭之名來港;但未有落實計劃時間表。
香港人力代理總會會長劉振輝表示,香港在1969年開始輸入外傭,目前外傭總數已達29萬人,其中近半來自印尼,其次是菲律賓和泰國,而內地傭工至今仍被拒之門外。
涉居留權「包二奶」問題
劉振輝稱,成立「深港家政籌委會」是希望推動內地家傭進入香港市場,同時以深圳作為試點,希望兩年內可引入首批深圳家傭到港。他承認,引入內地傭工涉及許多問題,包括居留權、「包二奶」等。本港即將推行最低工資,內地傭工在港工作的薪酬水平仍需研究。「早在1997年,已有組織向政府爭取開放大陸傭工進入香港市場,但政府一直拖延。」劉振輝表示,直至中央政策組展開引入內地家傭的趨勢調查,各界都認為輸入內地家傭的時機已成熟。他估計,未來5年香港傭工市場的短缺人數高達55萬,而菲律賓等國家在輸出傭工方面設置更多關卡,例如僱主要支付雙重保費等,或令家傭供應變得緊張。
得成僱傭中心負責人廖翠蘭贊成引入內地家傭,她說,目前菲傭和印傭在東南亞都很搶手,香港僱傭公司因而很難請人,而內地人跟香港人同聲同氣,有助照顧長者。
香港家庭傭工僱主協會主席羅軍典表示,暫未聽到香港僱主對輸入內地家傭有迫切需求,反而有意見擔心內地傭工表現未能配合香港文化。他建議政府有限度輸入小量內地家傭供要照顧長者的家庭試用,之後再檢討是否要訂立長遠政策。
深圳市中家家政董事長朱鳳蓮說,公司目前擁有兩間家政技能專業培訓學校,開展各種培訓,可滿足香港市場需求,學校也做好打入香港的準備。
(明報記者李泉深圳報道)


- 助長包二奶. 現在才知道原來包二奶是可以助長和需要助長才會發生. 簡單, 分隔男女人就不會有包二奶.
- 傭工必須年滿45歲、不得留港逾7年、必須透過中介公司編配. 即係46歲就可以由大陸女朋友變成香港人, 正! 可以不用付那些
不人道反大陸的內地孕婦在港產子費
就可以合法生B, 再正正式式申請單程証, 兩個正!! 嘩如果本人有錢, 定當立即開辦中介公司, 阿爺又將有錢派, 三個正!!!
- 政府一直拖延. 証明前人不做一定有其原因....
- 開展各種培訓. 當中應包括各式體位, 應酬交際, 美容化妝, 金股匯等等等等

港十年內成二流城市 (係就好lor)

廣東商學院研究:港十年內成二流城市
【明報專訊】廣東商學院十多名教授經過半年研究後,認為若香港對珠三角都市群缺乏足夠對接,在10年內會成為珠三角二流城市。該學院的學者認為,香港和廣深兩地的增長速度有10個百分點的差距,廣深的本地生產總值5年內有望超越香港。
指廣深GDP 5年內超港
《中新社》報道,廣東商學院十多名教授進行一項名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10》的研究,進行了實地調研和分析。該研究指出,廣深兩地的第二產業發展十分迅速,過去10年本地生產總值平均增長約12%,廣州本地生產總值今年可突破1萬億人民幣大關,深圳將達9000億人民幣,而香港每年則約1.4萬億人民幣。
稱港經濟難有爆發式增長
研究認為,香港經濟走向不太可能呈現爆發式增長,故5年內廣深本地生產總值有望超越香港。該課題組主編、廣東商學院風險投資所所長武一又說,當前緊迫的任務是進一步消除不合時宜的行政障礙,促進珠三角和港澳在服務業上的對接,同步繁榮。深圳需要引進香港的制度,廣州要解決灰霾天氣和擁堵等都市病。


- 如果香港真係要變成二流甚至三流, 先不要自卑, 因為這已証明我們比大陸所有地方都早發展完成, 本人又實在沒有聽過有人評論英美因為因已發展完成而變成二流甚至三流國家.
- 爆發式增長?同樣已發展的香港又何需爆發呢?要爆發可以在大陸南美非洲, 要多爆有多爆. 同足球強隊一樣, 只有人要求你一直都有隱定高水平的表現, 不是爆炸. 攪錯曬.
- 香港生產總值給追過?看真一點街上的人生活如何再說. 生活是真實的沒有假. 再高的A值B值換來人民沒一餐溫飽, 高來幹嗎?
- 消除行政障礙. 如果行共橙獨裁就不會有任何障礙啦.

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又一個手指R出唔R入既英雄

張國柱不滿港人內地配偶來港產子收費高昂
(商台)2010年12月10日 星期五 15:15
政務司 司長唐英年 立法會 出席內務委員會舉行特別會議,交待人口政策。社福界張國柱指,港人內地配偶來港產子,公營醫院收費三萬九千元,與一般內地人的收費一樣,對港人配偶不公平,亦增加中港家庭磨擦,要求當局撥亂反正。唐英年表示,公營醫療系統由納稅人大幅補貼,應該為港人而設;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 表示,三萬九千元只是收回成本,並無懲罰性徵費。
約四十名中港家庭權益會的成員,趁立法會討論人口政策,到立法會門外請願,要求取消港人內地配偶在本港產子的高昂收費,以及向有子女在港的內地單親媽媽批出單程證

完事

成件acting事件至現在, 我一直想找個下台階, 因為只有在事件發生當日胡蘇同madam魚輕輕地講CD會找另一個人來act. 需要下台階係因為阿sir同madam都建議我act up但我既profile就攪到佢地跌曬眼鏡, 又一廂情願, 冇鬼用.
今日, 地莊李sir放完假第二日, 佢就叫左我入房交代一下件事同希望我唔好有harding feeling. 冇harding feeling其實就一定係假既, 一個剛confirm既第二個月就有得act, 臨埋門前又話冇點會唔失望. 佢交代左個decision, 但以佢小心既情度, 有幾樣野要認真想一下:
- say no既其實已經去到AD (即係唔係我眼見既rank既人決定既啦)
- 我都估到有resistance, 所以臨放假前已經同ap io攞左blessing (其實我都聽到佢問我點解唔得, 我當時都唔識答, 同埋即係大粒果班話唔俾啦, 唉, 以後點算, 可能又會好似以前袁太幫手咁…愈幫愈忙)
- 佢地有其他考慮我冇反對, 但只係一個禮拜, 點解唔可以將個決定留俾section自己 (如果佢真係在位佢係咪會撐到底?)
- 當係一個test或者appreciation, 點解唔可以俾個同事試下? (咁即係test定appreciate?)
- 因為administrative convenience, 而且對個同事都未必係好, 來都唔知得咁多, 老實講真係幫唔到咩手, 如果下次唔搵佢佢又可能唔知點惗 (仲以為我有potential, 其實我係方便才真)
- 我會再take其他chance去pursue (再攪大d我都唔知點算喇…)

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

名校

自己不是甚麼名校出身, 但由深水埗的屋村幼稚園到港大, 一直經歷著由下至上, 小至大, 平至貴的改變. 現在每天身邊的人就是喜歡名校出來的那種自信聰敏的人, 但老實說自己知自己事, 究竟自己有幾多料子, 心裡有數.我就正正是那些人, 自己中文不好, 又要強說英文好就得, 表面一派social, 自信心滿瀉, 到幾十年後今日原來內心空虛得可怕.

但願有幸子女可以有更深層次的教育, 不只流於表面.

周日話題﹕名校教了我什麼——女校生的反思 (明報)2010年12月5日 星期日 05:05

【明報專訊】直資名校被揭發一大堆混帳,那部古老幻燈片機就在我的腦袋開動不斷重播我的中學校園片段,晃眼已是十多年前的泛黃舊事。我的母校,是港島區一家有逾百年歷史的女校,人稱「老牌名校」、「貴族學校」。我曾經為自己能夠入讀這樣的名校感到無比自豪,因為我們一班女生,既能說流利英語、又懂得吃西餐禮儀、亦能夠淡定自信於人前表現自己,根本唔將隔籬學校著旗袍紮孖辮的四眼妹放在眼內。直至我做了記者,我才發現,所謂名校生獨有的自信、傲氣,還有世故、現實,跟那隻只懂呱呱叫的井底之蛙,沒太大分別。八九六四那年,我在鰂魚涌一間街坊中文小學讀小五。我是班長,自發貼了大堆剪報,發起同學手纏黑布。翌年六四1周年如是,我還記得我們和班主任一起哭。1991年,我被派到那所名女校升中一,班主任比我更興奮,我卻戰戰兢兢。我被編入全級最top的A班,噩夢開始——老師上課全講雞腸我聽唔明、英文堂默生字我無個寫得出、原校小學升上來的個個都已埋堆唔受我玩,和我一樣的外來生全班只有五六人,她們不是半唐番就是英文小學出身,來自中文小學的好像只我一個。同窗:我唔想自己中文咁叻中文堂,成為我的避難所,也是我唯一找回點點信心的課堂。可惜,我的同學都看不起中文,反而為自己中文成績遜於英文而感「自豪」。我很記得,中二那年我的同窗中文測驗全班最高分,她放學時卻苦瓜乾面口道﹕「我唔想自己中文咁叻,我要英文勁呀。」不單我的同學,後過渡期年代的修女校長,也不將中文放在眼內。中三起我加入中文辯論隊,校方對我們的重視遠不及英文辯論,我的大師姐隊員都是高材生,閒談時笑道﹕「校長唔理我口地仲好,輸咗都無壓力。」據說,修女校長的臉孔在回歸後180度轉變,小師妹通風報訊,Sister近年經常強調要向北望學好普通話,轉直資後又花大筆錢裝修搞個什麼孔子學堂,希望girls都要學好中國文化。名校,就是如此現實。它貫輸的價值觀是七個字——識時務者為俊傑。不單校長,老師、同學,都很懂得做人——做一個成功的主流香港人,當然離不開一個錢字。名校價值:識時務者為俊傑我的同學,家住干德道司徒拔道,每天司機駕著勞斯萊斯定時定候接送。中二那年,富家女邀請我到她的大潭複式洋房,我到今天仍記得那個無敵大海景。那晚,我回到數百方呎的舊樓——我的家,感到前所未有的自卑。同學雖然有錢,但她們不算show off——應該說,她們由開口講英文到言談間展現個人長處,是骨子裏自然流露的自信,外人覺得她們「寸」、「扮口野」,但那其實是她們是獨有的上流社會溝通方式、貴族間的溝通密碼。午飯鐘響,校園是中英夾雜的喧鬧、好動女生在球場打英式netball而非籃球羽毛球、貪靚的討論暑假去歐洲買什麼名牌。沒有人會談六四,也懶理香港回歸將至。我當年自覺格格不入,這幾天我不停思考,這個年代獲獎學金的窮學生,入到直資學校後,可有當年我的自卑、孤單?年輕的我用了半年時間,流了很多淚水、開了多晚通宵,就全程投入校園生活,學懂說美國口音英文、不怕在堂上舉手答問題、在同學面前不再害羞,我學會了如何做個presentable的名校生。我的成績由包尾變成中等,更獲頒全年進步獎。我開始享受校園生活,和我的富家同學一起溫習看戲談天說笑。我享受自己被標籤成「A班精英」,有名人來校探訪,校長只會把他帶到我們A班;朗讀話劇跳舞我們A班都拿冠軍;老師最疼惜的又是我們A班。勝王敗寇的遊戲規則名校的遊戲規則是「精英制」,你入了A班、拎到獎,就是精英中的精英,如盛放牡丹成眾人焦點,其他班別的同學,只是你的綠葉。名校精英制,簡單來說是套用職場遊戲規則——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職場的上位伎倆,名校生早在少年十五二十時就學懂——懂得識時務、懂看人眉頭眼額、懂把握機會表現自己長處。但少女含苞待放的天真純情,去了哪兒?年輕人對社會的熱血,為什麼丁點都不見?中六那年,我被同學選了當Head Girl(雖然我不是會考狀元)。那年我18歲,成年了,看到所謂名校生、我的同學師妹,很多人雖然表面自信家境富裕,但其實心靈空虛,有的放學流連百貨公司不願回家、有的故意不穿整齊校服引人注意。我將我的發現告訴校長老師,希望他們多花時間關心同學,而非一味叫她們參加比賽幫學校拎獎。結果我被大駡,更被視為最不聽話的Head Girl。10多年了,如今,我不少中學同學都很有成就,有的是某某大公司主管、有的嫁了有錢人錦上添花。數月前,在婚宴重遇昔日的A班同學,她們說起自己的職業、老公、子女,當年班房裏的自信又再呈現,表現自己似乎是名校生的終身任務。可是,我已不再是A班那個小薯仔,我不想再追隨A班大隊了。離開名校投身記者工作後,我看到世界之大,不是只有干德道豪宅、生活也不是只有名牌拎獎、做人的價值也不是只懂得看人眉頭眼額。世界之大、胸襟之廣,是即使我們家住干德道,也知道香港有個地方叫深水埗有很多板間房;即使我們追逐名利,也關心世界大事懂得分辨是非黑白,而非趨炎附勢。倒模生產典型香港人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訓練每個人的獨立思考、批判思想。但名校在這方面做到幾多?名校最成功的,是它大批倒模生產一個個典型香港人——實際、精叻、識上位、識表現自己。但更深層的價值——真、善、美,名校又教了幾多?這個每個名校生都應思考的問題。後記我不憎恨我的母校,畢竟它教曉我很多實際的。到今天我最好的朋友,都是和我背景類近的中學同學。雖然她們不讀報、不關心時事,但都有一顆溫柔的心。我預科時的中文老師是我最尊敬的人,也是我的死黨。寫這篇文章,是希望香港人不要盲目貪慕名牌。所謂名校的教育理念,你作為家長是否認同?更重要的,是你希望學校教曉你的子女什麼?而我最希望,香港出色的窮學生與富學生,都有平等機會入讀優質學校,這卻是我對直資概念的最大質疑。

文 蘆葦

CandE

塑膠鴨有窒息危險回收
【明報專訊】塑膠小鴨是不少小朋友最愛的玩具之一,但海關最近巡查發現,市面一款黃色塑膠小鴨套裝玩具(1大鴨3小鴨,見圖),由於小鴨太細小,兒童可能不慎吞下致窒息,故除呼籲家長小心外,亦已採取行動,從玩具供應商檢走268套鴨仔。惠康超市證實曾售賣上述產品,目前除已把貨品下架外,顧客若仍保留收據,可帶同貨品到超市退款。
海關則指出,已向有關供應商、進口商及一間連鎖超市發出禁制通知書,禁止出售有關產品,調查工作則仍繼續。據《玩具及兒童產品安全條例》,進口、製造或供應本地使用的玩具,須符合指定安全標準,否則便屬違法,初犯最高可罰款10萬元和監禁1年。
(海關提供)


一直不覺得要否和海關比較, 但細文捐肝加埋呢d所謂巡查同埋guard hall可"彈性"查檢旅客之後, 其實呢班友日日返工係做咩架? 唔通樓下個婆婆唔知小朋友食左隻鴨仔會窒息? 又定係其他市民捐肝就唔係英雄?定係返通宵要擺4,5個鐘先夠?

原來唔只nature唔同, 運氣同image都好唔一樣呢......

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soccer 添

honestly, i'm getting bored of playing for sj.

Personally:
-i don't see any improvement in my performance (technique and physical)
-i don't see the respect from teamates (the only comment was from lun)
-i never scored for the team since the first day (being an attacking player)
-i haven't been expecting to play the next game, instead i perceived games as burden to my personal life


Externally:
-the team doesn't need me
-most people don't really enjoy playing with me as i'm not useful to the team
-too much arguments happened becos of attending games on weekends
-core players were dropping out from the team
-the cost is substaintial

Surprisingly, everything happened in another team was different!

Is it really the truth? Should I quit?